卦三一 鹹 〔兌艮〕〔澤山〕

鹹:亨,利貞,取女吉。

注:鹹--感也,男女交相感應,萬物流通互感也。

象:鹹綜恒。艮=少男,兌=少女,男女相感。兩卦相錯,六爻陰陽皆感應。

艮=三,兌=六,艮之一陽居三,兌之一陰居六,男女如其位。

釋:陰陽正位,故利亨貞。女在外卦,宜娶之入內,使有所止,則吉而悅也。

彖:鹹,感也。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以相與。

釋:兌陰柔,艮陽剛,互感而相合,是止而悅之兆。

象:山上有澤,咸,君子以虛受人。

象:澤性潤下,土性受潤,故有感。

釋:山虛而受澤水,君子應胸懷謙虛,始能接受他人。

初六:鹹其拇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革。〔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。〕

象:以人體言,初爻在下,象足之拇指。艮綜震=足之象。

足之大拇指,感之不深,且初爻應外卦之九四,其心向外之象。

釋:有了感應,行將發動。

六二:咸其腓,凶,居吉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大過。〔大過,大者過也。〕

注:腓--小腿之肚。

象:拇之上為腓。艮=止,爻變而為巽=進退不果。

上應九五之君,若圖以感情動之必凶。本爻為止,有等待之象。

釋:蠢蠢欲動,凶。安分守己,吉。

九三:鹹其股,執其隨,往吝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萃。〔順以說,剛中而應,聚也。〕

象:中爻巽=股,股僅能隨身而動。

九三陽爻隨六四之陰,乃君子悅小人之象。

釋:阿諛附和,往吝。

九四:貞吉悔亡。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蹇。〔險在前也,見險而能止,知矣哉。〕

注: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--事物相互影響,人所思者皆與自己有關。

象:六爻互應=憧憧往來之貌。中三陽爻互連=朋也。

四居上而在中,居心之位,為感應之中樞。

釋:正則吉, 悔。慎防外在引誘,私心為患。

九五:鹹其脢, 悔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小過。〔飛鳥遺之音,不宜上,宜下。〕

注:脢--背脊肉,與小腿肚相應,是不能動之部份,不可感也。

象:九五比扶上六,又下應六二,偏私淺狹,非人君之道。

上卦兌=悅,下卦艮=止。今君悅上而止於二=鹹其脢之象。

釋:選定目標,勿三心二意,無悔。

上六:鹹其輔頰舌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遯。〔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。〕

注:輔頰--牙床外之皮膚為輔,臉之兩側為頰。舌動時,輔頰皆隨之而動。

象:兌=口舌,輔頰。

鹹卦=人之身體,上六陰爻為口,中三陽為腹背,下二陰為腿腳。

釋:動人之辭色而已。

卦三二恒〔震巽〕〔雷風〕

恒:亨, 咎,利貞,利有攸往。

象:恒綜鹹。男上女下,男動乎外,女順乎內,人理之常,故恒而久。

震=長男,巽=長女,上下有序,上下卦皆互應有感。

釋:恒亨通,所以 咎。但應有恆於正,始有所成。

彖:恒,久也,剛上而柔下。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,恒。

象:上震為陽剛,主動。下巽為陰柔,主順。

釋:上動下隨,天地之道,能同天地之道,故恒久。

象:雷風,恒,君子以立不易方。

注:方--大中至正之理。

釋:君子應堅持正道,持之以恆。

初六:浚恒,貞凶。 攸利。

爻: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大壯。〔大者壯也,剛以動,故壯。〕

注:浚--深。

象:陰居陽位,與四相應,兩者皆不正。又陰柔小人,初時弱智,不宜守恆。

釋:立場未明,愈堅持愈凶,不利也。

九二:悔亡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小過。〔飛鳥遺之音,不宜上,宜下。〕

象:陽居陰位。爻不正,幸得中,且與六五正應。

釋:保持正常, 悔。

九三: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,貞吝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解。〔險以動,動而免乎險。〕

象:巽=進退不果,改節之象。變坎=狐疑,亦改節之象。

三陽爻雖居陽位,但上應上六,風從雷變=不恒其德之象。

釋:其德不能堅守,中途變節,雖正亦吝。

九四:田 禽。

爻: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升。〔巽而順,剛中而應。〕

象:應爻為地,震=大塗,故象田(師、小過與本卦大象同,皆有禽象)。

應爻陰虛= 禽之象。九四不得其位,所應不實,故一 所獲。

釋:徒勞無功。

六五:恒其德,貞,婦人吉,夫子凶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大過。〔大者過也。〕

象:爻變為兌=少女、妾。婦人以順從為正。

六五應九二,若以婦守恆於夫,是吉。若以六五為君,守恆于下屬則凶。

釋:恒守其德為正,然應符合身份及責任。

上六:振恒,凶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鼎。〔聖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聖賢。〕

象:陰居極位,時機不宜,不識時務之象。

六居恒之極,在震之終,陰爻又難以自主,有不能守、或所守皆不能常之象。

釋:經常妄動躁進,凶。

卦三三遯〔乾艮〕〔天山〕

遯:亨,小利貞。

象:遯綜大壯。六月之卦。天下有山,高山仰止,陽爻上進,一一遠避而去。

二陰在下,陰漸長,小人盛,君子遯避。

釋:遯,君子亨通,小人則利於守正。

彖:遯亨,遯而亨也。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。

象:九五陽得位,與六二相應。

釋:小人道長,君子應知時而退,以避災吝。

象:天下有山,遯,君子以遠小人,不惡而嚴。

釋:君子遯避,不近小人,態度堅峻,但心中宜保持祥和。

初六:遯尾,厲,勿用有攸往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同人。〔與人同也。〕

象:初=尾。尾在後,逃避時在最後,乃逃之不及,有危之象。

釋:遯時落後,危厲,無所為則 災。

六二:執之用黃牛之革,莫之勝說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姤。〔遇也,柔遇剛也。〕

注:莫之勝說--脫不掉。

象:艮=止,執之象。爻錯坤=黃牛。

六二上正應九五,其結合之信念堅,改變不得也。

釋:信念堅定,無法改變。

九三:系遯有疾,厲,畜臣妾,吉。

爻:(位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否。〔大往小來,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。〕

注:系遯有疾--逃避貴速且遠,有所系縛,則有疾也。

象:艮=止,陽爻本健,止而不前,是為系。中爻巽=繩系之象。

九三陽爻=男子,初六、六二=臣妾。

釋:遯時,有所繫念,危厲,照顧下屬則吉。

九四:好遯,君子吉,小人否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漸。〔進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〕

象:九四應初六=喜愛。陽爻居陰位,在君子其義當遯,故為吉,小人則否。

釋:有所喜好而遯,君子吉,小人否。

九五:嘉遯,貞吉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旅。〔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,止而麗乎明。〕

象:九五正應六二,當賢者六二遯退時,九五見其志固,嘉褒之象。

釋:嘉褒遯者,正吉。

上九:肥遯, 不利。

爻:無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鹹。〔二氣感應以相與,止而說。〕

注:肥--寬裕自得。

象:居上九,遠離困擾。

釋:超然於物外, 所求, 所不利。

卦三四大壯〔震幹〕〔雷天〕

大壯:利貞。

象:大壯綜遯。雷之威在天之上,四陽由下而上盛長,大壯之象。三月之卦。

釋:大壯,利於正者。

彖:大壯,大者壯也,剛以動,故壯。

釋:陽氣漸盛,壯大之貌。

象:雷在天上,大壯。君子以非禮弗履。

象:外卦震=禮樂。

釋:君子應克己復禮,非禮勿行。

初九:壯於趾,征凶,有孚。

爻:(位)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恒。〔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。〕

象:爻變為震=足,在初為趾。

釋:初生之犢不怕虎,有行動則凶,可得信任。

九二:貞吉。

爻:(位)中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豐。〔大也,明以動。〕

象:陽剛居柔位,在大壯之時,是剛柔得中,未過壯也。

釋:行中道則吉。

九三:小人用壯,君子用罔,貞厲。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歸妹。〔人之終始也。〕

注:罔--不用。羝羊觸藩,羸其角--羊沖籬,其角困陷於竹籬間。

象:中爻兌=羊。震=竹藩。九三乾體之終,在大壯之時,有用壯用罔之象。

釋:過於剛強,則不免作繭自縛,雖正亦厲。

九四:貞吉,悔亡。藩決不羸,壯於大輿之輹。

爻: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泰。〔君子道長,小人道消也。〕

注:藩決不羸--竹籬倒塌,羊角得脫。

壯於大輿之輹--撞上大車的輪子。

象:兌=毀折,竹籬倒塌之象。爻變坤=大車。

四陽剛勢盛,壯已過中,壯之盛也。然四失位,故戒以正吉之象。

釋:正則吉,無悔。無畏艱難,前進不已。

六五:喪羊于易, 悔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夬。〔剛決柔也,健而說,決而和。〕

象:下四爻陽剛,至六五轉柔弱,有轉為和易之象。

羊群行而喜觸,若以力制,則難勝而有悔,宜和易待之,是喪羊于易也。

釋:壯之甚,轉為祥和,無悔。

上六:羝羊觸藩,不能退,不能遂, 攸利,艱則吉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大有。〔其德剛健而文明,應乎天而時行。〕

象:震錯巽=進退不果。上六壯之極,羊全力以赴,角陷於竹籬之中。

釋:已至進退兩難之際,無所得。若艱守,不逞強,反而吉利。

卦三五晉〔離坤〕〔火地〕

晉: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。

注:晉--進而光明也。

康侯用錫馬蕃庶,晝日三接--安國之侯功高,王賜馬眾多,寵遇隆盛。

象:晉綜明夷,且錯明夷。離=太陽。又離=三。

坤錯乾=馬。中爻艮綜震=蕃。坤=眾,庶也。

釋:晉,人才受到重視,上下相得。

彖:晉,進也。明出地上,順而麗乎大明,柔進而上行。

釋:光明祥和,宜順勢而行。

象:明出地上,晉。君子以自昭明德。

釋:君子應誠意正心修身,以使其道明於天下。

初六:晉如摧如,貞吉。罔孚,裕 咎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噬嗑。〔頤中有物。〕

注:摧如--後退狀。罔孚--不信任。裕--寬裕從容。

象:中爻艮綜震=足行。

中爻坎=狐疑。群陰互聚,初在下,不得二三之信任=罔孚。

釋:不急功近利,守正吉。得不到信任,寬心 咎。

六二:晉如愁如,貞吉。受茲介福,于其王母。

爻:(位)中正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未濟。〔小狐汔濟,濡其尾。〕

注:受茲介福,于其王母--遲早會受到其「王母」的好處。

象:中爻坎=憂愁。中爻艮=止,有阻。

外卦離=中女,六五=王母。

釋:前進困難重重,守正吉,遲早會得到賞識。

六三:眾允,悔亡。

爻: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旅。〔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,止而麗乎明。)

象:坤=眾。六三不中不正,有悔,但下三陰爻同心上進=眾允悔亡之象。

釋:得到大眾之支持,勇往直前,無悔。

九四:晉如鼫鼠,貞厲。

爻: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剝。〔柔變剛也。〕

注:鼫鼠--大鼠,貪而畏人者。

象:中爻艮=鼠。九四失位,貪不當之位,上順六五,下畏三陰=鼫鼠之象。

釋:進之時,貪婪而懼,正亦危。

六五:悔亡,失得勿恤。往吉, 不利。

爻:(位)中,(比)承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否。〔大往小來,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。〕

注:恤--憂。

象:中爻坎=憂,本爻變則非坎=勿恤。

六居尊位,本當有悔,幸九四以下皆順附,有悔亡之象。

凡卦中有離象,常用「得、失」二字,即因火 定體,倏然無常多變故。

釋:得失不計于心,往吉,無所不利。

上九:晉其角,維用伐邑,厲吉 咎,貞吝。

爻: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豫。〔剛應而志行,順以動豫,豫順以動。〕

注:晉其角,維用伐邑--晉升至尖端,剛猛失控,必用之以征伐邑國。

象:上爻=角。離=兵戈。內卦坤=眾,邑。變震=眾人兵戈震動,伐邑之象。角者,剛而居上者,上九剛居卦極,故以角象之。

釋:進之極,勢難止,整頓內部須嚴厲始吉而 咎,否則雖正亦有吝。

卦三六明夷〔坤離〕〔地火〕

明夷:利艱貞。

注:夷--傷也,滅也。

象:明夷綜晉,錯晉。坤=暗,離=明,明為暗所掩,是艱困也。

釋:失去光明,能承受艱苦考驗者始有利。

彖:明入地中,明夷。內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,文王以之。

釋:當光明不再時,人應保持理性,接受環境挑戰,周文王即是如此。

象:明入地中,明夷。君子以蒞眾,用晦而明。

釋:在昏暗時期,君子應該韜光養晦,不輕露其智。

初九:明夷於飛,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,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謙。〔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〕

注:明夷於飛,垂其翼--昏暗之時,飛行不易,鳥翼有傷折而下垂。

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--君子見微知著,退避他去,堅守困境而不妥協。

象:離=雉鳥,初爻=翼之垂者。能飛且垂翼,表傷不重也。

離居三,又=日,三日之象;離中虛=空腹不食。

外卦錯乾=有言。

釋:在初,事態不顯,識者應堅持原則方可成事,他人之譏嘲不必在意。

六二:明夷,夷于左股,用拯馬壯,吉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承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泰。〔君子道長,小人道消也。〕

注:夷于左股--傷到左股,意為其傷尚不妨礙行動。

象:中爻震錯巽=股。爻變為乾=良馬。

六二中正得應得比,處明夷之傷,其傷並不嚴重之象。

釋:情況尚不嚴重,速謀對策,吉。

九三:明夷于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貞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據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複。〔出入 疾,朋來 咎。〕

象:離=南,兵戈。中爻震=震動,出征遠討之象。

外卦坤錯乾=首,上六=大首,為暗之首惡。

九三居離之上,明之極也。處剛而進,遇坤暗於前,是明克暗之象。

釋:若欲有所作為,不可操之過急。

六四:入于左腹,獲明夷之心,於出門庭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豐。〔大也,明以動。〕

注:左腹--左者,隱僻之所也。左腹,謂人與人共用私秘,象其相交之深也。

象:坤=腹。爻變為巽=入。中爻震綜艮=門,震=動,出門庭之象。

六四以陰居陰,處近君之位,小人進言深獲上歡之象。

釋:小人當道,嘩眾取寵。

六五:箕子之明夷,利貞。

爻:(位)中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既濟。〔初吉終亂。〕

象:六五有柔中之德,如同箕子因商紂無道,徉狂而受辱。

五=君位,因明夷之時,天下失明,故不言君。上六陰暗至極,是為明夷主。

五近於明夷之主,聖人以為宜晦其明,以免其禍,故以箕子象之。

釋:忍辱負重,利於正。

上六:不明晦,初登於天,後入於地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賁。〔亨,小利有攸往。〕

象:日在地下=不明晦。陰居坤之上,明夷卦之終,不明之極。

釋:無自知之明,被成就衝昏頭腦,後必敗落。

卦三七家人〔巽離〕〔風火〕

家人:利女貞。

象:家人綜睽。八卦正位,巽=四,離=二,本卦長女巽居四,中女離居二。

又九五、六二各得正位,有一家之象。

釋:治家之道,利於女正。

彖:家人,女正位乎內,男正位乎外。男女正,天地之大義也。家人有嚴君焉,父母之謂也。父父子子,兄兄弟弟,夫夫婦婦,而家道正,正家而天下定矣。

釋:一家之中男主外女主內,天理也。家中有上下尊卑,家道正,天下定也。

象:風自火出,家人,君子以言有物,而行有恆。

釋:有火始有風,故君子言必有物,行必有恆。

初九:閑有家,悔亡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漸。〔進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〕

象:爻變為艮=門,止,閑防也。初九剛健,能防閑之象。

釋:要求應嚴格,不可放縱,始無悔。

六二: 攸遂,在中饋,貞吉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承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小畜。〔柔得位,健而巽,剛中而志行。〕

注: 攸遂--無所可為者。

在中饋--饋者,以食物相待也。婦人主飲食內事,故雲在中饋。

象:中爻坎=飲食,與人飲食為饋。

釋:只從事本分的工作,正則吉。

九三:家人嗃嗃,悔厲吉,婦子嘻嘻,終吝。

爻:(位)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益。〔損上益下,其道大光。〕

注:嗃嗃--大聲喝喚。嘻嘻--歎聲。

象:九三介六二、六四之中,有夫道,乃一家之主。

釋:過於嚴厲雖為人所不喜,但卻吉利,若過於寬鬆,終必有吝。

六四:富家,大吉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承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同人。〔與人同也。〕

象:巽=近市利三倍,富。變乾=王,亦富之象。

陰爻主利,居家人之上卦,又近君,且得位,應比皆全,故有富象。

釋:財富人和,大吉。

九五:王假有家,勿恤,吉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賁。〔亨,小利有攸往。〕

注:假--至於。

王假有家--君王修身以至齊家。

象:九五中正,有應有比,是治家至正至善之象。

釋:名符其實,必然吉利。

上九:有孚威如,終吉。

爻:無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既濟。〔初吉終亂。〕

象:剛居上=威如之狀。

釋:目的達到,要保持信用,堅定立場,終吉。

卦三八睽〔離兌〕〔火澤〕

睽:小事吉。

象:睽綜家人。上離下兌,離=明,兌=悅。九二、六五相應而不正。

釋:明而悅,但中而不正,故僅于小事有利。

彖:睽,火動而上,澤動而下,二女同居,其志不同行。

注:睽--乖異,先合後違也。

象:上離=中女,下兌=少女,火炎上,澤潤下,二女相處,各有主張。

釋:火動而上升,水動而下流,人因同而相合,因異而分離。

象:上火下澤,睽,君子以同而異。

釋:事物之理相同,事件則相異,君子對此應有所知。

初九:悔亡,喪馬勿逐自複,見惡人, 咎。

爻:(位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未濟。〔小狐汔濟,濡其尾。〕

象:中爻坎=急心之馬,有馬急心,難以控制,是喪馬之象。

兌=悅,喪馬而悅,是自複之象。坎=盜,惡人。

九居卦初,睽之始,剛健有悔,然無應無比,無合故無睽,是以悔亡。

釋:遇事不強求,悔亡,即使有險,亦 咎。

九二:遇主於巷, 咎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噬嗑。〔頤中有物。〕

象:兌錯艮=裏巷。離=主,目,遇主之象。

二與五乃正應,然睽乖之時,當委屈以相求,有遇主於巷之象。

釋:用變通的方法,以達到目的, 咎。

六三:見輿曳,其牛掣,其人天且劓, 初有終。

爻:(應),(比)承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大有。〔其德剛健而文明,應乎天而時行。〕

注:天且劓--天,截發之刑;劓,去鼻之刑。

象:離=目,見。又離=牛。中爻坎=輿,曳。兌錯艮=手,挽掣。

六三應上九,而六三又居二陽之間,九二曳之,九四掣之。

六三陰居重卦人位=人之象,上九居天位=天之象。兌錯艮=鼻。離=戈,故
為割鼻之象。

釋:世事矛盾複雜,初雖困難,終將得成。

九四:睽孤,遇元夫,交孚,厲 咎。

爻: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損。〔損下益上,其道上行。〕

注:元夫--大人。

象:九四上下爻皆陰,陽爻孤獨無伴,睽離之象。

而睽離之時,陽剛不甘孤立,與初九有遇元夫,交孚之象。

釋:勢孤,應以誠信待人,相互應援,雖有險卻 咎。

六五:悔亡,厥宗噬膚,往何咎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承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履。〔柔履剛也。〕

注:厥宗噬膚--宗族親友之間,感情融洽。

象:柔居中,睽時必有悔,然下應賢臣九二,得比,故悔亡。

釋:如能與大眾同心,勇往直前, 咎。

上九:睽孤,見豕負塗,載鬼一車,先張之弧,後說之弧,匪寇婚媾,往遇雨則吉。

爻: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歸妹。〔人之終始也。〕

注:見豕負塗,載鬼一車--見到滿身是污泥的豬,以及載著鬼的車。

先張之弧,後說之弧--先張弓欲射,後又疑之而不射。

往遇雨則吉--雨者,陰陽和也,陰陽和則疑慮去,雨過天青,吉也。

象:一陽在頂=孤。離錯坎=豕,又=水,乃豕負塗之象。

坎=隱伏,載鬼之象。坎=弓、狐疑、雨。

變震=歸妹,婚媾之象。寇=指九二、九四。

上九有六三之應,實不孤,但居睽極,故無所不疑也。

釋:疑心生暗鬼,遇事無疑始吉。

卦三九蹇〔坎艮〕〔水山〕

蹇:利西南,不利東北,利見大人,貞吉。

注:蹇--險難也。

象:蹇綜解。坎位北,艮位東北,故離東北有利。

釋:險難之時,有利與不利之處,利於追隨有德之士,正則吉。

彖:蹇,難也,險在前也。見險而能止,知矣哉。

象:外卦坎=險在前。艮=止,見險而止之象。

釋:見險而知止,是明理之人。

象:山上有水,蹇,君子以反身修德。

釋:在險難之中,君子應該自我要求,修養德性。

初六:往蹇,來譽。

爻:無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既濟。〔初吉,終亂。〕

象:艮綜震=足,往來。外卦為坎,往蹇也。

釋:時機不當,應該等待。

六二: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井。〔井養而不窮也。〕

注:匪躬之故--自己得不到利益。

象:九五為王,六二為臣,外坎為王之蹇,中爻坎為臣之蹇。

釋:危難之時,上下交煎,利害成敗,應置之度外。

九三:往蹇,來反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比。〔輔也,下順從也。〕

象:外卦坎為蹇,故反而求其內。

釋:遇事有阻,退一步可也。

六四:往蹇,來連。

爻:(位),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鹹。〔二氣感應以相與,止而說。〕

象:六四陰柔,處蹇之力有不足,故來與九三相連,合力以濟。

釋:前有困難,同心協力可也。

九五:大蹇,朋來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謙。〔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〕

象:位外卦坎之中央,九五又為君位,蹇之大者也。

九三剛健,與九五為僅有之陽爻,故稱為朋(下應六二亦可稱朋)。

釋:問題嚴重,幸有助力解決。

上六:往蹇來碩,吉,利見大人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漸。〔進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〕

象:蹇之極,而九三、九五來就,是為來碩(陽大為碩)。

釋:難處逢生,吉,利於尋求大人之助。

卦四十解〔震坎〕〔雷水〕

解:利西南, 所往,其來複吉。有攸往,夙吉。

注:解--難之解散也。來複--治亂互為因果,是來及複也。

象:解綜蹇。九四、九二變為坤=眾、西南。坎變坤=險解也,故利西南。

又西南坤方,廣大平易,當天下之難方解,宜容之以寬大也。

釋:難既解,安平無事,但宜修復綱紀,乃吉。

彖:解,險以動,動而免乎險,解。

象:坎在內,震在外,是動而前面無險也。

釋:動離險地,則無險矣。

象:雷雨作,解。君子以赦過宥罪。

釋:君子應體恤他人之過失,原諒包容。

初六: 咎。

爻: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歸妹。〔人之終始也。〕

釋:無咎。

九二:田獲三狐,得黃矢,貞吉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據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豫。〔剛應而志行,順以動豫,豫順以動。〕

象:坎=狐、弓。中爻離=三。變坤=黃色、田地。

田獲三狐=小人清除之象。黃=中色;矢=直物,中直=君子之象。

釋:小人清除,困難舒解,正則吉。

六三:負且乘,致寇至,貞吝。

爻:(比)承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恒。〔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。〕

象:坎=輿、盜。六三小人乘剛=負且乘。

釋:小人用事,雖正亦吝。

九四:解而拇,朋至斯孚。

爻:(應)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師。〔剛中而應,行險而順。〕

象:六三=拇,小人也。九四與之相應=君子親小人之象。

釋:遠小人,君子始得前來。

六五:君子維有解,吉,有孚於小人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困。〔柔掩剛也。〕

注:君子維有解--君子與君子相維繫,解去小人。

象:君子=指九四、九二。六五之君,下應九二,又乘九四,故言維有解。

釋:重用君子而小人自退,吉。

上六: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,獲之 不利。

爻:(位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未濟。〔小狐汔濟,濡其尾。〕

注:隼--肉食之猛禽。墉--牆。

象:上高而無位=公。震=鵠,隼之象。坎=弓,居下卦,自下射上之象。

震錯巽=高之象。爻變離,外闈中空=高墉之象。

釋:小人成眾矢之的,大難得解, 不利。

卦四一損〔艮兌〕〔山澤〕

損:有孚,元吉, 咎,可貞,利有攸往。曷之用,二簋可用享。

注:損--減損。二簋可用享--簡陋之祭祀器具即可表至誠。

象:損綜益。

釋:損己利人,要有信用,要正直,誠心即可。

彖:損,損下益上,其道上行。

象:損來自泰卦,損泰之初九,使之成為上九即為損卦,是損下益上。

釋:損之所以為損者,是損下而益上,錦上添花。

象:山下有澤,損。君子以懲忿窒欲。

釋:君子應該戒除忿怒之氣,並減少欲望。

初九:已事遄往, 咎,酌損之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蒙。〔山下有險,險而止。〕

注:遄--速也。

損者,損剛益柔,損下益上也。

象:四陰柔居上賴初之益,下之益上,不應居功。

釋:捨己為人,

咎,酌量舍之。

九二:利貞,征凶,弗損益之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頤。〔自求口實。〕

象:二為柔位,上應六五之君,下卦兌=悅,乃私情相悅,非損之道也,不可行。

九二剛中,當損之時上益六五為正,但居柔位,以柔悅上,失剛德之象。

釋:保持公正,有所為則凶,切勿損公而益私。

六三:三人行,則損一人,一人行,則得其友。

爻: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大畜。〔日新其德,剛上而尚賢。〕

象:見彖辭之象=三人行,則損一人。

同理,若以一陰下降而言=一人行,則得一友。

釋:萬事迴圈相生,有得必有失。

六四:損其疾,使遄有喜, 咎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睽。〔二女同居,其志不同行。〕

象:四變,中爻為坎=疾。

釋:糾正錯誤,越快越好, 咎。

六五:或益之十朋之龜,弗克違,元吉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中孚。〔柔在內而剛得中。〕

注:兩龜之價為一朋,十朋之龜表極其貴重之意。

象:大象離=二龜之象。九二損己,益六五之君以重寶,不可違也。

釋:有其德必受天下之益。大吉。

上九:弗損益之, 咎,貞吉。利有攸往,得臣 家。

爻: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臨。〔剛浸而長,說而順,剛中而應。〕

注:弗損益之--不損其下,而且益之。

象:居損之極,不得再損。陽為君,陰為臣,三為正應=得臣之象。

家,爻變為坤=有國 家,大公無私之象。

釋:不損且益之, 咎,正始吉,利有所作為,大公無私,眾心相向。

卦四二益〔巽震〕〔風雷〕

益:利有攸往,利涉大川。

象:益綜損。

釋:益,事無不利。

彖:益,損上益下,民說 疆,自上下下,其道大光。

象:益卦原為否,損上卦之上九,益於下卦之初九。

釋:益者,損上益下,損多益少,使之公平、公允,天下民眾受福 窮。

象:風雷,益。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。

釋:君子應遷善改過。

初九:利用為大作,元吉 咎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觀。〔盥而不薦,有孚顒若。〕

注:大作--重要之事。

象:初剛在下,為震動之主,各爻皆損上益下,受益重也。

上應於四,四乃大臣也,初九可利用六四,以成就大事之象。

釋:可成就大事,至於至善方可 咎。

六二:或益之十朋之龜,弗克違,永貞吉。王用亨于帝,吉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中孚。〔柔在內而剛得中。〕

注:或益之十朋之龜--贈送十朋之龜,意謂寵賜優厚也。

王用亨於帝--人君永遠忠貞謙誠地祭奉天帝,意謂心誠意敬。

象:六二虛中求益,上有陽剛之應,有王用亨於帝之象。

釋:得到上寵,永遠正直則吉。心誠意敬,吉。

六三:益之用凶事, 咎。有孚中行,告公用圭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家人。〔女正位乎內,男正位乎外。〕

注:圭--玉制之信物,祭祀朝聘用。

益之用凶事--凶事,指患難之事,救民於災難也。

有孚中行,告公用圭--有誠信合于中道者,應下情上達。

象:中爻坤變坎=兇險。震=玉,圭也。

釋:救民於災難, 咎,應將下情上達。

六四:中行告公從,利用為依遷國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無妄。〔動而健,剛中而應,大亨以正。〕

注:中行告公從,利用為依遷國--下情已上達,得到上面之同意。

象:中爻坤=國。三陰原在下,損上卦之一陽,故上移一位,有遷移之象。

釋:上下溝通,以大眾之利益為依歸則利。

九五:有孚惠心,勿問元吉。有孚惠我德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頤。〔自求口實。〕

象:巽=命,綜兌=口。中爻坤錯乾=言,告問之象。

九五中爻為艮=止問之象。又與六二中正相應,有孚惠心之象。

釋:互相信任,德惠普被,大吉。

上九:莫益之,或擊之,立心勿恒,凶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屯。〔剛柔始交而難生,動乎險中大亨貞。〕

象:陽剛居益之極,不可更益也。

巽=進退不果。變坎=盜。中爻艮=手,大象離=戈兵,擊之象。

上九陽剛,求益之甚者也,所應者陰,是重私利者,其害大矣。

釋:貪得無厭,眾人之敵,凶。

卦四三夬〔兌乾〕〔澤天〕

夬:揚于王庭,孚號有厲,告自邑,不利即戎,利有攸往。

注:夬--決也,決定或潰決之意。揚--得志放肆。

象:夬綜姤。三月之卦。澤在天上,澤水將潰決之象。

上六=小人,在君之上。兌錯艮=門庭。

六與三為正應,故言孚。兌為口舌=號。乾錯坤=邑,自邑=同類之陽。

釋:君子道盛,昭示天下,然小人未除,先求穩定,勿操之過急,可成大事。

彖:夬,決也。剛決柔也,健而說,決而和。

釋:剛與柔之對決,健者勝。

象:澤上於天,夬。君子以施祿及下,居德則忌。

釋:君子應施德澤于萬民,但忌居功自矜。

初九:壯於前趾,往不勝為咎。

爻:(位)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大過。〔大者過也。〕

象:大象震,初爻=足趾。前四陽為壯,第五陽為夬。

初爻力弱而意志剛強,有率性而往、不能勝之象。

釋:不自量力,不能勝而有咎。

九二:惕號,莫夜有戎,勿恤。

爻:(位)中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革。〔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。〕

象:爻變離錯坎=惕,恤。離日在地下=暮夜。離=戈兵,有戎之象。

位居中,有責任在身之象。

釋:謹慎戒懼,夙夜匪懈,方無差錯。

九三:壯於頄,有凶。君子夬夬,獨行遇雨,若濡有慍, 咎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兌。〔說也,剛中而柔外。〕

注:頄--面顴。壯於頄--決心顯露在臉上。

君子夬夬,獨行遇雨,若濡有慍--君子自行其是,難免有違眾意。

象:乾=首,顴之象。五陽獨此爻與上六相應=獨行。兌=雨澤。

釋:決心若形於色,有凶。君子自行其是, 咎。

九四:臀 膚,其行次且。牽羊悔亡,聞言不信。

爻:無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需。〔險在前也,剛健而不陷。〕

注:次且--難行也。

象:變坎=臀。皮肉相連謂之膚,今爻變為坎,故無膚。

又兌=毀折,亦無膚之象。兌=羊,綜巽=繩,牽連之象。三陽同進=牽羊。

乾=言。變坎=耳痛,有不信之象。

釋:能力不足,無法成事,依靠他人可,但難獲信任。

九五:莧陸夬夬,中行 咎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大壯。〔大者壯也,剛以動,故壯。〕

注:莧陸--莧菜,柔軟之草生植物。

象:比扶上六,有軟弱不能決定之象。

釋:優柔寡斷,若以中道行事, 咎。

上六: 號,終有凶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乾。〔天道之本然,人事之當然。〕

象:兌=口、號。變乾= 號。

釋:無言可辯,終有凶。

卦四四姤〔乾巽〕〔天風〕

姤:女壯,勿用取女。

注:姤--不期而遇。

象:姤綜夬。五月之卦。一陰生於下,與陽相遇=姤。

釋:一陰侵入純陽,其影響力甚大,宜加小心。

彖:姤,遇也,柔遇剛也。

釋:一陰由下而來,遇群剛於上。

象:天下有風,姤。後以施命誥四方。

象:天下有風,風動而物移,物移而相遇。一陰=君後之象。

釋:根據事物的變化,人們應認識其中道理。

初六:系于金柅,貞吉,有攸往。見凶,羸豕孚蹢躅。

爻: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乾。〔天道之本然,人事之當然。〕

注:系于金柅--系在上有金屬圈、套牢家畜之木柱子上。

羸豕孚蹢躅--豬雖然瘦,一樣亂跳亂蹦。

象:巽=木,柅之象,變乾=金。又巽=繩,有系于金柅之象。

如有所往,必見九二與九四,然二者皆凶。

釋:謹慎從事,正則吉,若有所作為,凶在其中。

九二:包有魚, 咎,不利賓。

爻:(位)中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遯。〔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。〕

象:魚=陰性且味美,初六陰柔,九二據為己有,包有魚之象。

九二不正,與初又非正應,故雖得之,僅 咎而已。

釋:所得好處不多, 咎,但不利他人。

九三:臀 膚,其行次且,厲, 大咎。

爻:(位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訟。〔上剛下險,險而健。〕

象:變坎=臀。巽錯兌,乾一兌二,皮肉相連謂之膚,今爻變為坎,故無膚。

又兌為毀折,亦可謂無膚。巽=進退不果,有次且之象。

釋:有所失,不敢妄動,危厲, 大咎。

九四:包 魚,起凶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巽。〔剛巽乎中正而志行,柔皆順乎剛。〕

象:與初相應,二者皆不得位,初六已為九二所包,九四包之不得。

釋:不滿所失,起而爭奪則凶。

九五:以杞包瓜,含章,有隕自天。

爻:(位)中正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鼎。〔聖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聖賢。〕

注:杞--高大之木,葉大而美。以杞包瓜--美而實惠之狀。

象:五陽=杞,一陰=瓜。變離=含章。幹=瓜、天,有瓜得自天之象。

釋:美好的事物,有德者居之,天命也。

上九:姤其角,吝, 咎。

爻:無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大過。〔大者過也。〕

象:上九高而堅=角。

釋:無所遇,雖吝, 咎。

卦四五萃〔兌坤〕〔澤地〕

萃:亨,王假有廟,利見大人,亨。利貞,用大牲吉,利有攸往。

注:萃--聚也。

象:萃綜升。中爻巽木在艮闕上=廟之象。九五中正=大人之象。

大象坎=豕,外卦兌=羊,內卦坤=牛,皆為大牲之象。

釋:當聚之時,可以格鬼神、見大人,亨而利正。凡用物當豐厚,大有所為。

彖:萃,聚也,順以說,剛中而應,故聚也。

象:水在地上,聚集為澤,上悅下順,九五剛與六二柔相應。

釋:聚者匯合無間也。

象:澤上於地,萃。君子以除戎器,戒不虞。

釋:太平盛世,君子應事先防範,以戒不測。

初六:有孚不終,乃亂乃萃。若號,一握為笑,勿恤,往 咎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隨。〔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。〕

注:有孚不終,乃亂乃萃。若號,一握為笑,勿恤--有德不能堅持,心志惶亂,

必將與同類為謀也。若願堅持正德,可呼九四為援,握手一笑,不必擔心。

象:初與四正應=有孚,中爻巽=進退,有孚不終之象。

坤=迷亂,乃亂乃萃之象。兌=口舌,號之象。中爻艮=手,握。兌=笑。

居萃之時,初六與二陰為群,迷亂失正,幸九四剛健,可往求之。

釋:有德無恒,常依附其黨。宜從君子,放鬆心情,往 咎。

六二:引吉, 咎。孚乃利用禴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困。〔柔掩剛也。〕

注:引--開弓也。利用禴--祭祀在於心誠,禮薄無礙也。

象:大象坎=弓引之象。中爻艮=手,有弓即可引也。

六二與九五正應,得萃故吉。群陰相互牽引,往就明君,故 咎。

釋:力量集中,吉, 咎。有誠信自然會有天助。

六三:萃如嗟如, 攸利。往 咎,小吝。

爻: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鹹。〔柔上而剛下,二氣感應以相與。〕

象:大象坎=憂,兌=口,嗟歎之象。

六三陰柔失位,居下卦之極,上應於天不得相遇,故有嗟恨之象。

釋:群小相聚,一無所成。可往 咎,有小吝。

九四:大吉 咎。
爻: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比。〔承也,下順從也。〕

象:眾聚之上,一陽相接,上為兌體之君,下為歸順之民,故大吉。

唯九四位不正,當人材萃聚,為惡則危矣,故必得大吉,然後無咎也。

釋:人材齊集,唯有行正始能 咎。

九五:萃有位, 咎。匪孚,元永貞,悔亡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豫。〔剛應而志行,順以動。〕

注:匪孚--不值得信任。

象:九五之尊,萃聚天下之眾,為萃有位之象。

釋:因地位名望而聚, 咎。然德信不足,應永維正道,始能無悔。

上六:齎咨涕洟, 咎。

爻:(位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幹,重卦為否。〔大往小來,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。〕

注:齎咨涕洟--嗟歎悲傷,痛哭涕零。

象:中爻艮=鼻。大象坎=淚水,兌=口,咨嗟之象;又=澤,涕洟之象。

陰柔小人,求萃不得,咨嗟涕洟哀求於五之象。

釋:地位不適,事業不宜,但 咎。

卦四六升〔坤巽〕〔地風〕

升:元亨,用見大人,勿恤,南征吉。

象:升綜萃。巽=木,在坤土之下,將破土上升。大象坎=憂,恤之象。

釋:大亨,有才必有用,放心往南進。

彖:柔以時升,巽而順,剛中而應,是以大亨。

象:柔本不能升,時至乃升。內巽九二剛中,六五以順應之,故可升。

釋:時機已至,自然上升。

象:地中生木,升。君子以順德,積小以高大。

釋:升之時,君子應注意德行,由少而多,由小而大。

初六:允升,大吉。

爻: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泰。〔君子道長,小人道消也。〕

象:陰爻=柔嫩之幼苗。初以陰柔之體居巽下,為巽之至,柔順之象。

二以剛中之德,上應於君,當升之者也。允者從也,從二同升乃大吉。

釋:柔順同升,大吉。

九二:孚乃利用禴, 咎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謙。〔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

象:二與五正應,然下剛強,上柔弱,有誠信始得 咎之象。

釋:有誠信乃得多助, 咎。

九三:升虛邑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師。〔剛中而應,行險而順。〕

象:上體為坤=國邑,以實升虛(三升四)之象。

釋:上升無阻。

六四:王用亨於岐山,吉 咎。

爻:(位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恒。〔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。〕

象:坤錯乾=君王。文王君岐山,上順天子,下順諸候,象徵有德之人得其位也。
四柔順,上順君,下順各爻,文王於岐山亦同此德,故有此象。

四上即為君位,在升之時,應有所忌,是以雖吉,僅得 咎而已。

釋:有德者得其位,吉而 咎。

六五:貞,吉,升階。

爻:(位)中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井。〔井養而不窮也。〕

象:五下應九二剛中,以守正而吉。升之時,是提拔賢能,循階而升之象。

釋:無私而正,則吉,得以啟用賢才。

上六:冥升,利於不息之貞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蠱。〔上情不下達,下情不能上通。〕

象:坤=迷冥。

釋:無可再升,唯利於自強不息而求正者。

卦四七困〔兌坎〕〔澤水〕

困:亨,貞。大人吉, 咎,有言不信。

象:困綜井。水居澤底,枯涸之水,是困窮也。

九五剛中=大人。兌=口,言之象。坎=耳痛,有言而不聽之象。

釋:困頓之下始能亨,有操守有作為之正人吉。不必在意他人,言之無益。

彖:困,剛揜也。

注:揜--被掩。

象:九二為二陰所掩,四五為上六所掩。

釋:正人君子被小人所遮掩。

象:澤 水,困。君子以致命遂志。

釋:澤中 水,困境,君子應殺生成仁,捨生取義。

初六:臀困於株木,入于幽谷,三歲不覿。

爻: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兌。〔說也,剛中而柔外。〕

象:人坐時臀在下,故初爻為臀。中爻巽木=木根。坎=隱伏,幽谷之象。

坎錯離=三。六以陰柔處於至卑,又居坎險之下,難而又難之象。

釋:柔弱無力,陷於險境,難於脫困。

九二:困于酒食,朱紱方來,利用亨祀,征凶,◇咎。

爻:(位)中,(比)據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萃。〔順以說,剛中而應,聚也。〕

注:困于酒食,朱紱方來,利用亨祀--為環境所困,等待機會到來。

象:坎=酒食。中爻離=朱之象。巽=繩紱之象。

二剛中之才,處困之時,上有九五,以其賢能,必來相謀之象。

釋:順應環境,靜待良機。有所為則凶,否則 咎。

六三:困于石,據於蒺藜,入于其宮,不見其妻,凶。

爻:(比)承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大過。〔大者過也。〕

象:兌錯艮=石。坎=蒺藜、王宮。中爻巽=入。

六三陰柔失位,上下皆剛,有困于石據於蒺藜之象。

釋:進退維谷,窮途末路,凶。

九四:來徐徐,困于金車,吝,有終。

爻: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坎。〔水流而不盈,行而不失其信。〕

象:坎=車。四與初相應,向下稱來。然四位不中正,其才不足,有徐徐之象。

初與二比,二有剛中之才,足以濟初,有金車之象。四因困於二而有吝。

釋:機會還未到,因條件不足,有吝,最終可成。

九五:劓刖,困於赤紱,乃徐有說,利用祭祀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解。〔險以動,動而免乎險。〕

注:困于赤紱--忠臣難得之謂。

象:兌錯艮=鼻,艮錯震=足。兌=毀折,故有截鼻去足之象。

九五之困,系困於未得天下之心,九二有剛中之德,將可濟困。

釋:困難之時,賢者難得,需要有耐心,以誠意信念團結上下。

上六:困于葛藟,於臲卼,曰動悔,有悔征吉。

爻:(位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訟。〔上剛下險,險而健。〕

注:困于葛藟,於臲卼--困於荒煙蔓草之間,驚惶不安。

象:艮=山、徑路、蔓草。物極必反,困於極處,有變之象。

釋:困至極處,若知悔改正,則征吉。

卦四八井〔坎巽〕〔水風〕

井:改邑不改井, 喪 得。往來井井,汔至,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。

注:改邑不改井, 喪 得--生活需要水,無論遷居何處,都要有井。

汔至亦未繘井,羸其瓶--井水已乾涸,取水時放繩至井底,失其瓶。

象:井綜困。水入(=巽)地下,以木(=巽)桶取之,謂之井。

困卦坎在下,井卦坎在上,故稱往來井井。謂不論居住何處,皆需有井。

釋:生活不能缺乏的事物,應行注意,不可失去。

彖:巽乎水而上水,井,井養而不窮也。

象:巽=繩、木、入。水貯存地下,用繩系桶取水用之。

釋:水貯存于地下,需要時可取用,供應不缺。

象:木上有水,井。君子以勞民勸相。

釋:君子要勤勞工作,勸勉互助。

初六:井泥不食,舊井 禽。

爻: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幹,重卦為需。〔險在前也,剛健而不陷。〕

象:陰澤在水之下=泥。巽口在下=不食之象。禽鳥高飛之物,不能入井也。

釋:勞而無功,不利於用。

九二:井穀射鮒,甕敝漏。

爻:(位)中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蹇。〔險在前也,見險而能止,知矣哉。〕

注:井穀射鮒,甕敝漏--射井中的小魚時,把汲水之桶弄破了。

象:坎=弓,射。巽=魚,鮒。巽綜兌=毀折,敝漏之象。

二剛中,上無應,比于初,有破甕漏水,無用之象。

釋:用得不是地方,白費功夫。

九三:井渫不食,為我心惻,可用汲,王明,並受其福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坎。〔水流而不盈,行而不失其信。〕

注:井渫不食,為我心惻--井水汙澤待清理,不能飲用,人人同情。

可用汲,王明,並受其福--聖上明智,知人善用,社稷同受其福。

象:中爻變震,非兌=口不食之象。坎=憂,惻之象。

三剛健得位,是可用之才也。

釋:人才未得其用,若有識者,當可大利天下也。

六四:井甃, 咎。

爻:(位),(比)承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大過。〔大者過也。〕

注:甃--以磚砌其井。

四陰柔得位,上承九五之君,才不足,有待進修之象。

釋:整頓調理, 咎。

九五:井洌,寒泉食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升。〔巽而順,剛中而應。〕

象:九五中正,才德皆美,于井道是為至善,不言吉者,水尚未出井口也。

釋:條件極佳,恰到好處。

上六:井收勿幕,有孚元吉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巽。〔剛巽乎中正而志行,柔皆順乎剛。〕

注:井收勿幕--打了水,不蓋其井。

象:坎口在上=勿幕之象。

井水以上出為有用,本爻居井之上,井道成也。

釋:澤及他人,有誠信者大吉。

卦四九革〔兌離〕〔澤火〕

革:巳日乃孚,元亨,利貞,悔亡。

注:革,巳日乃孚--革,變革既有者,人多疑之,必若干時日後始能信。

象:革綜鼎。澤上而火下,火燃則水涸,水決則火滅,必將有所變革也。

釋:變革,必須假以時日始能昭眾信。大亨,正者有利,無悔。

彖:革,水火相息。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,曰革。

象:離=中女,兌=少女,象二女同居。

釋:同處一地,意見不同,觀念有異,必有變革。

象:澤中有火,革。君子以治曆明時。

注:治曆明時--治曆法以明四時之序,意為明辨宇宙之道理。

釋:君子應該明辨世間之道理,昭示眾人。

初九:鞏用黃牛之革。

爻:(位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鹹。〔二氣感應以相與,止而說。〕

象:離=牛。中爻乾錯坤=黃色。居初位卑, 可革之權,上 應,不可為。

釋:在初宜堅定立場,不可妄動。

六二:巳日乃革之,征吉, 咎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承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夬。〔剛決柔也,健而說,決而和。〕

象:六二得位得應得比,乃時機到來之象。

釋:時機到時,可以行動, 咎。

九三:征凶,貞厲,革言三就,有孚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隨。〔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隨。〕

注:革言三就--一再提出改革的建言。

象:兌=口,言。離居三,三就之象。

九三以剛居剛,又居下卦離之上,躁於變革,有凶之象。

釋:激進有兇險,雖正亦厲。但能三思而行,則可信矣。

九四:悔亡,有孚,改命吉。

爻:無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既濟。〔初吉,終亂。〕

注:改命吉--已經改革成功了,吉。

九四革之盛也,革近君,若革之得當,自然無悔。

釋:無悔,有信用,事已成功,吉。

九五:大人虎變,未佔有孚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豐。〔大也,明以動。〕

象:九五中正=大人。兌錯艮=虎。兌=變,秋季時,獸類換毛有變之象。

釋:有魄力之人,其作為有聲有色,必昭信於天下。

上六:君子豹變,小人革面,征凶,居貞吉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同人。〔亨,利涉大川,利君子貞。〕

象:革之終,革道已成,君子徹底改變,小人則隨之,至是不可再變矣。

釋:革道已成,宜守,不可再革,正則吉。

卦五十鼎〔離巽〕〔火風〕

鼎:元吉亨。

注:鼎--烹飪之器。

象:鼎綜革。巽下離上,下陰為足,二三四陽為腹,五陰為耳,上陽為鉉。

釋:大吉,亨。

彖:鼎,象也。以木巽火,亨飪也。聖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聖賢。

象:巽木入離火,有烹飪之象。

釋:鼎,取其形象,燃木引火烹飪。一則祭奉天地,一則奉養聖賢。

象:木上有火,鼎。君子以正位凝命。

釋:君子應正其地位,認識其責任。

初六:鼎顛趾,利出否。得妾以其子, 咎。

爻: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大有。〔其德剛健而文明,應乎天而時行。〕

注:鼎顛趾,利出否--傾倒出鼎中之物,是否容易。

得妾以其子--妻未生子,另娶一妾。

象:巽綜震=足,趾。巽=長女,位卑下,妾之象。震=長子。

釋:為了達到目標,必須運用手段, 咎。

九二:鼎有實,我仇有疾,不我能即,吉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旅。〔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,止而麗乎明。〕

象:九二剛居中,鼎中有實之象。初六九二相比,皆不正,故稱為仇。

九二與六五正應,其道亨通,是吉之象。

釋:踏實有為,認識明確,吉。

九三:鼎耳革,其行塞。雉膏不食,方雨虧悔,終吉。

爻:(位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未濟。〔小狐汔濟,濡其尾。〕

注:鼎耳革,其行塞,雉膏不食,方雨虧悔--鼎中有美食,若烹之過熱,即不得
取食。唯有以水澆灑,使之冷卻,終於可食也。

象:變坎=耳。三錯震=足,行也,三變為坎=陷,不能行,行塞之象。

離=雉。坎=膏。中爻兌變則非口=口不食之象。

鼎耳=六五之鼎黃耳也。

九三陽剛有才,然應於木火之極,烹飪太過,故有行塞之象。

釋:因為無意之錯誤,致有阻礙,應改弦易轍,終吉。

九四: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

爻: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蠱。〔上情不下達,下情不能上通。〕

注:覆公餗,其形渥--食物傾覆,遭到重懲。

象:中爻震=足,中爻兌=毀折,鼎折足之象。

九四不中不正,且下應初六之陰柔,不能勝任之象。

釋:力不足,心不正,事敗且為害甚烈,凶。

六五:鼎黃耳,金鉉,利貞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姤。〔遇也,柔遇剛也。〕

注:鉉--系於鼎耳以扛鼎的用具。

象:五=鼎耳,六五居中=黃色。變幹=金,鉉之象。

釋:可堪大用,利於正。

上九:鼎玉鉉,大吉 不利。

爻: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恒。〔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。〕

象:變震=玉。九性剛,居上。玉制之扛鼎用具,非為實用,貴重之象也。

鼎亦以上出為利,處上之終,鼎功之成也。

釋:寶物在手,大吉, 不利。

卦五一震〔震震〕〔雷雷〕

震:亨,震來虩虩,笑言啞啞,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

象:震綜艮。

釋:亨,人聞震心驚,但卻不放在心上,在震驚百里的聲威下,神色不變。

彖:震,亨。

釋:震,亨。

象:洊雷,震。君子以恐懼修省。

釋:君子應知所戒懼,反省自修。

初九:震來虩虩,後笑言啞啞,吉。

爻:(位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豫。〔剛應而志行,順以動豫,豫順以動。〕

釋:處變不驚,吉。

六二:震來厲,億喪貝,躋於九陵,勿逐七日得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歸妹。〔人之終始也。〕

注:億喪貝,躋於九陵--金錢損失極大,生命要緊,逃上山去。

象:乘剛=震來厲。震=足,中爻艮=山。艮居七=七之象。

居中得正,但因乘剛而得厲。

釋:震動劇烈,損失重大。且升高避之,將失而復得。

六三:震蘇蘇,震行 眚。

爻: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豐。〔大也,明以動。〕

注:震蘇蘇,震行 眚--震得人膽顫心驚,小心行走, 災。

象:六三失位,居二震之間,故不安。

釋:震動戒懼,遷善改過, 災。

九四:震遂泥。

爻: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複。〔出入 疾,朋來 咎。〕

象:中爻坎=水,本爻變,則上卦為坤,中爻亦坤,水浸土=泥之象。

九四失位,剛居柔位。陷群陰之間,滯溺之象。

釋:已無能為力,不可自拔。

六五:震往來厲,億 喪,有事。

爻:(位)中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隨。〔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隨。〕

注:億 喪有事--沒有很大的損失,仍然有所作為。

象:柔弱居君位,上下無助應,震動之時有危厲。然因有中德,故不致於凶。

釋:震動變化劇烈,若能守住原則,雖有損失,仍能有作為。

上六:震索索,視矍矍,征凶。震不于其躬於其鄰, 咎,婚媾有言。

爻:(位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噬嗑。〔頤中有物〕

注:震索索,視矍矍--震得心慌意亂。

震不于其躬於其鄰, 咎--在沒有親身經歷震動之前,能夠自律則 咎。

婚媾有言--最親的人,尚有意見。

象:變離=視。凡震遇坎,多言婚媾。

釋:到危難之時,人心慌亂,征凶。平常應多作準備,自我鍛練, 咎。

卦五二 艮 〔艮艮〕〔山山〕

艮其背,不獲其身,行其庭,不見其人, 咎。

注:艮其背,不獲其身--如止於其背後,已無法接觸到其身體。

行其庭,不見其人--如經過其庭院,則行經之時背在人前,不見其人。

象:艮綜震。艮=止、門庭。

釋:運動靜止,都是自然法則。

彖:艮,止也。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,其道光明。

釋:艮是停止之意,行止之間,必須合乎規律,始能發揚光大。

象:兼山,艮。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

注:兼山--內一山,外又一山。

釋:君子不應該超越自己的範疇。

初六:艮其趾, 咎,利永貞。

爻:無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震。〔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〕

象:艮綜震=足,初爻為趾。

釋:不輕舉冒進, 咎,利於永遠正直。

六二:艮其腓,不拯其隨,其心不快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蠱。〔上情不下達,下情不能上通。〕

象:足趾之上為小腿之肚。二承三謂之隨。中爻坎=憂,不快。

止之時,下卦六二居中不能止九三之健,有不能自主之象。

又九三健而動,既不能拯之,唯有隨之,心必不快。

釋:諸事未能自主,勉強隨之,心有不甘。

九三:艮其限,列其夤,厲熏心。

爻:(位),(比)據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剝。〔柔變剛也。〕

注:艮其限,列其夤,厲熏心--將人圍腰綁住,脊骨皮肉斷裂,痛得心不安。

象:中爻坎=心病,錯離=火,煙,熏心之象。

限=上卦下卦之界限,即人之腰。腰部活動受限,不復能動也。

釋:進退受到限制,不當止而止,危懼痛苦。

六四:艮其身, 咎。

爻:(位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旅。〔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,止而麗乎明。〕

象:艮=止,止之又止。以陰居陰,自止其身, 所作為之象。

釋:獨善其身, 咎。

六五:艮其輔,言有序,悔亡。

爻:(位)中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漸。〔進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〕

象:輔=多言之象(見鹹卦)。

釋:少言,言必有序,無悔。

上九:敦艮,吉。

爻: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謙。〔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〕

象:人之止,難於其終。今於艮之極,非敦篤堅毅者,不可能止也。

釋:堅定如山,吉。

卦五三漸〔巽艮〕〔風山〕

漸:女歸吉,利貞。

注:漸--漸進也。歸--婦人嫁曰歸。

象:漸綜歸妹。艮下巽上,木在山上,有漸漸生長之象。

釋:婦女得到歸宿,吉,利於守正。

彖:漸之進也,女歸吉也。進得位,往有功也,進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

象:本卦與歸妹同體,歸妹出乎自然,本卦漸進亦合乎自然。

釋:自然而然,女大將嫁也。嫁後成家,成家立業,社會才能安定。

象:山上有木,漸。君子以居賢德善俗。

釋:君子應居賢善之德,影響社會風俗。

初六:鴻漸于乾,小子厲,有言, 咎。

爻:無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家人。〔女正位乎內,男正位乎外。〕

注:鴻漸於乾--鴻飛翔于水涯,無著地之處,不能安也。

象:中爻離=飛鳥,坎=水,鴻為水鳥,居木(巽)之上。

艮=少男,小子之象。內卦錯兌,外卦綜兌=口舌,有言之象。

初六陰柔才弱,失位失應失比,小子難以自處之象。

釋:初出道,事事不順,在己有厲,在人有怨, 咎。

六二:鴻漸於盤,飲食衎衎,吉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巽。〔剛巽乎中正而志行,柔皆順乎剛。〕

注:飲食衎衎--有吃有喝,非常快樂。

象:艮=石。二得位,漸進也。中爻坎=飲食,巽綜兌=悅樂衎衎之象。

釋:穩健進取,生活安定,吉。

九三:鴻漸于陸,夫征不復,婦孕不育,凶,利禦寇。

爻:(位)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觀。〔盥而不薦,有孚顒若。〕

注:鴻漸于陸,夫征不復,婦孕不育--環境漸改善,遂貪圖逸樂,不務正業。利禦寇--守正以避邪,以禦內心之寇。

象:爻變為坤=陸。九三=夫,六四=婦。夫爻向上=征。

此爻為坎之中,坎中滿=孕。論不復、不育者,因互未濟卦也。

坎=盜,離=戈兵。

三居下卦之上,有進于陸之象。比扶四陰,有征而不復之象。

釋:環境漸改善,人心渙散,凶,利於自製。

六四:鴻漸於木,或得其桷, 咎。

爻:(位),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遯。〔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。〕

象:巽=木,漸進之時,六四陰柔乘剛,處境不安之象。

鴻非棲於木之鳥,桷者橫平之枝,可供鴻暫棲之象。

釋:慎選合適之環境, 咎。

九五:鴻漸於陵,婦三歲不孕,終莫之勝,吉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艮。〔艮其背不獲其身,行其庭不見其人。〕

象:爻變為艮=山。離=三。離中虛=不孕

君得尊位,與六二正應,然三比二,四比五,難免私相授受之象。

釋:環境理想,但阻礙也多,最後終能克服。吉。

上九:鴻漸於逵,其羽可用為儀,吉。

爻:無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蹇。〔險在前也,見險而能止,知矣哉。〕

注:逵--雲天之路。其羽可用為儀--其表現可作表彰。

象:上九,在山之上=雲天。

釋:能超越物表,心不染著,吉。

卦五四歸妹〔震兌〕〔雷澤〕

歸妹:征凶, 攸利。

象:歸妹綜漸。震=長男。兌=少女,妹也。震=動,兌=悅,以悅而動。

以悅而動,男悅女,女從男之義,女歸則得其正,故稱為歸妹。

釋:男女以情相悅,隨合隨離,征凶, 攸利。

彖:歸妹,天地之大義也,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,歸妹,人之終始也。

釋:男女關係本為生命迴圈之基礎,人之歸宿。

象:澤上有雷,歸妹。君子以永終知敝。

釋:君子應著眼未來,知所取捨。

初九:歸妹以娣,跛能履,征吉。

爻:(位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解。〔險以動,動而免乎險。〕

注:娣--古代習俗,陪嫁之妹也。

象:兌=妾,娣之象。兌=毀,震=足、跛,不能行遠之象。

居下無應=娣之象。初九為陽剛,在婦人為有賢貞之德,而處卑順之象。

釋:接受現實,忍氣吞聲,勉為其難,行事則吉。

九二:眇能視,利幽人之貞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震。〔可以守宗廟社稷,以為祭主也。〕

象:中爻離=目,兌=毀、眇,不能視遠之象(幽人請見履卦)。

九二陽剛得中,上應六五,然所應陰柔不正,,是賢女配劣夫之象。

釋:成就有限,利於自我犧牲之正。

六三:歸妹以須,反歸以娣。

爻: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大壯。〔大者壯也,剛以動,故壯。〕

注:須--賤妾。

歸妹以須,反歸以娣--卑賤的女子,嫁人時最多只能作妾。

象:六三失位無應,陰柔而上下乘承,故象賤妾。

釋:失德失位,降格以求。

九四:歸妹愆期,遲歸有時。

爻: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臨。〔剛浸而長,說而順剛中而應。〕

注:歸妹愆期,遲歸有時--嫁期已過,延遲到適當的時候。

象:不得其位,陽健,故能堅持。

四之地位高,而下無應,有嫁期已遲之象。

釋:條件不符,寧可順延。

六五:帝乙歸妹,其君之袂,不如其娣之袂良,月幾望,吉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兌。〔說也,剛中而柔外。〕

注:帝乙歸妹,其君之袂,不如其娣之袂良--帝乙(商糾之父,賢君)將其妹下嫁賢臣,所穿著之衣服非常平實。

月幾望--日月相對之時,月光未盈滿,但柔在其中,有謙遜之德也。

象:兌=少女,妹。幹=衣袂。爻五變為兌=不如爻三(妾)之袂良。

震=東方,兌=西方,坎=月,離=日,月之中爻剛健有德,月幾望之象。

六五下應於九二,下嫁之象。六五以順為德,是尚德不尚飾之象。

釋:外表並不重要,要有實質的內涵,吉。

上六:女承筐 實,士刲羊 血, 攸利。

爻:(位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睽。〔二女同居,其志不同行。〕

注:女承筐 實,士刲羊 血--祭祀時,女筐中空無一物,男所殺的羊無血。

象:兌=女,震=士。震=竹,竹筐。中爻坎=血。兌=羊。震綜艮=手,承。

離=戈兵,刲之象。羊在下,血在上, 血之象。

上六陰柔,無應無比,有嫁後得不到應有地位之象。

釋:有其名而無其實,無利可圖。

卦五五豐〔震離〕〔雷火〕

豐:亨,王假之,勿憂,宜日中。

注:王假之--假王之手,即君王領導有方。

宜日中--日落西山則不宜。

象:豐綜旅。離=日。錯坎=憂。

釋:亨,君王領導有方,勿憂,宜把握良機。

彖:豐,大也,明以動,故豐。

釋:離下震上,下明上動,雷電交加,聲勢盛大。

象:雷電皆至,豐。君子以折獄致刑。

釋:君子應明辨是非,治獄定刑。

初九:遇其配主,雖旬◇咎,往有尚。

爻:(位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小過。〔飛鳥遺之音,不宜上,宜下。〕

注:配主--本爻所對應者,即九四爻。旬--均也,同為陽爻之意。

往有尚--去有利。

象:初九上應九四,皆為陽爻=遇其配主之象。

初九為離明之初,九四為震動之初,勢均力敵=雖旬 咎。

釋:遇到對手,勢均力敵, 咎,發展有利。

六二:豐其蔀,日中見鬥,往得疑疾,有孚發若,吉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大壯。〔大者壯也,剛以動,故壯。〕

注:豐其蔀,日中見鬥--草長得太茂盛,視線被遮,太陽只是鬥大的一團。往得疑疾,有孚發若--去必遭疑,唯有以誠信感之。

象:巽--草,蔀草之象。應爻震=鬥之象。離日中虛=有孚。

釋:遇人不明,易遭疑忌,以誠待人,吉。

九三:豐其沛,日中見沬,折其右肱, 咎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震。〔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〕

注:豐其沛,日中見沫--雨勢雖大,只見水珠。

象:中爻兌=澤,水豐盛之象。中爻變坎=沫之象。

兌錯艮=手肱,陽爻為右。兌=毀折,折肱之象。

九三應上六,合作對象柔弱無能=失去右肱之象。

釋:遇人無能,小有損失, 咎。

九四:豐其蔀,日中見鬥,遇其夷主,吉。

爻: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明夷。〔內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。〕

注:夷主--夷者等也,初九配主所對應者,即本爻。

象:巽木之上爻=蔀草。

九四陽剛,輔六五柔弱不明之主,幸與初九同德,有共佐君王之象。

釋:主上不明,下賢互助,吉。

六五:來章,有慶譽,吉。

爻:(位)中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革。〔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。〕

象:六二離明=章,由下而來,來章之象。爻變兌=口,譽之象。

釋:羅致人才,名利雙得,吉。

上六:豐其屋,蔀其家,窺其戶,闃其 人,三歲不覿,凶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離。〔重明以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〕

注:豐其屋,蔀其家,窺其戶,闃其 人,三歲不覿--田產豐饒,卻家業中落。

象:震錯巽=蔀草。上爻=大屋,家中長草之象。離=目,窺(窺)之象。

釋:盛久必衰,凶。

卦五六旅〔離艮〕〔火山〕

旅:小亨,旅貞吉。

象:旅綜豐。山內火外,內為主、不動=館舍,外為客、主動=行人。

釋:小事亨通,正則吉。

彖:旅,小亨,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。

釋:旅途不定,能守順之道,則有小亨。

象:山上有火,旅。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。

釋:君子用刑應慎重,勿枉勿縱。

初六:旅瑣瑣,斯其所取災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離。〔重明以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〕

注:旅瑣瑣,斯其所取災--旅途中太重視瑣碎細節,因而自取其咎。

象:陰爻居下,不得位,猥細瑣碎之象。

釋:斤斤計較,自取其咎。

六二:旅即次,懷其資,得童僕貞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鼎。〔聖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聖賢。〕

注:旅次--旅行中借宿旅舍。

象:艮=門,次爻在門中,住宿、即次之象。巽=利市,懷資之象。

艮=少男,綜震為長男,皆童僕之象。陰爻中虛=有孚貞信之象。

六二中正,有柔順之德,故有此象。不雲吉者,旅途得免於災足矣。

釋:資金齊備,用人可靠。

九三:旅焚其次,喪其童僕,貞厲。

爻:(位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晉。〔明出地上,順而麗乎大明,柔進而上行。〕

象:近離=焚之象。三變為坤,非艮男,喪童僕之象。

九三剛健得位,居內卦之上,外卦九四亦剛,互不相容之象。

釋:事敗,人心喪失,雖正亦厲。

九四:旅於處,得其資斧,我心不快。

爻: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艮。〔艮其背不獲其身,行其庭不見其人。〕

注:旅於處,得其資斧--到了一個地方,得到資金用具。

象:離=戈兵,斧之象。中爻上兌金,下巽木,亦斧象。

離錯坎=不快。又九四不得其位,亦有不快之象。

釋:雖有所得,然環境不適,心中不快。

六五:射雉,一矢亡,終以譽命。
爻:(位)中,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遯。〔剛當位而應,與時行也。〕

象:離=雉,錯坎=矢,變乾=一。離變幹後,雉與矢皆無=一矢亡。

兌=悅,譽之象。六五有文明柔順之德,能順四應二,上下相與之象。

釋:承上容下,德至名歸。

上九:鳥焚其巢,旅人先笑後號咷,喪牛于易,凶。

爻: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小過。〔飛鳥遺之音,不宜上,宜下。〕

象:離=鳥、火。巽=風、木,故有焚巢之象。

上九未變,中爻兌=笑。及至上九變震成小過=災,有旅人先笑後號咷之象。

離=牛,變震=大塗,易(場)之象。當離變為震,牛即喪矣。

釋:樂極生悲,驕者必敗。凶。

卦五七巽〔巽巽〕〔風風〕

巽:小亨,利有攸往,利見大人。

象:巽綜兌。巽,入也,命令也。

二陰伏于四陽之下,能巽順乎陽。象風,無孔不入也。

釋:巽,小事亨通,利於為人處事,利見大德之人。

彖:重巽以申命。

釋:兩個巽卦相合,強調巽之命令與順從也。

象:隨風,巽。君子以申命行事。

釋:君子奉命行事。

初六:進退,利武人之貞。

爻: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小畜。〔柔得位,健而巽,剛中而志行。〕

象:巽=進退,不決之象。變乾=武人。陰居陽位=變幹則正。

釋:猶豫不決,利於堅強正直。

九二:巽在床下,用史巫紛若,吉, 咎。

爻:(位)中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漸。〔進以正,可以正邦也。〕

注:史巫--通誠意於神明之人。紛若--經常。

象:一陰在下,二陽在上,床之象。中爻兌=巫、口舌、毀、紛若之象。

釋:過於順從,要出之以誠意,吉, 咎。

九三:頻巽,吝。

爻:(位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渙。〔剛來而不窮,柔得位乎外,而上同。〕

象:一巽既盡,一巽又來,變動太多,頻巽之象。

釋:變動頻繁,吝。

六四:悔亡,田獲三品。

爻:(位),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姤。〔遇也,柔遇剛也。〕

象:中爻離=戈兵,巽錯震=田獵。離=三品之象(初巽雞,二兌羊,三離雉)。

六四陰柔乘承 應,宜有悔,然以陰居陰,得巽之正,故悔亡且有田獲。

釋:悔亡,勞苦功高,獲利非凡。

九五:貞吉,悔亡 不利。 初有終,先庚三日,後庚三日,吉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蠱。〔上情不下達,下情不能上通。〕

象:九五剛健,居巽之中,故有悔,因正而吉,故悔亡, 不利。

有悔,故 初,悔亡則有終。

釋:正吉,即使最初考慮不周,過程中更改也 不利。吉。

上九:巽在床下,喪其資斧,貞凶。

爻:無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井。〔井養而不窮也。〕

象:巽木綜兌金,又中爻兌金=斧之象。巽=資金。此爻變為坎=盜,失也。

巽在床下見九二爻。

釋:卑順至極,致喪失一切,正亦凶。

卦五八兌〔兌兌〕〔澤澤〕

兌:亨,利貞。

象:兌綜巽。兌=澤,取坎水,堵塞其下流,聚之為澤。

釋:剛中而柔外,剛中為亨,柔外則利正。

彖:兌,說也。

象:兌=喜悅。一陰進乎二陽之上,喜之見於外也。

釋:愉悅也。

象:麗澤,兌。君子以朋友講習。

釋:君子應與同儕溝通,集思廣益。

初九:和兌,吉。

爻:(位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困。〔柔掩剛也。〕

象:陽健剛,居兌下而 應,是能卑下且和順者,故吉。

釋:和悅,吉。

九二:孚兌,吉,悔亡。

爻:(位)中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隨。〔剛來而下柔,動而說隨。〕

象:居陰為悔,然剛中為孚。以孚而悅,則悔亡。

釋:有信用且悅,吉,悔亡。

六三,來兌,凶。

爻: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夬。〔剛決柔也,健而說,決而和。〕

象:陰柔不中,乘剛以自悅,凶之道。

釋:諂媚求寵,凶。

九四:商兌未寧,介疾有喜。

爻: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節。〔剛柔分而剛得中。〕

注:介疾--自介於邪疾,與邪疾劃清界線。

象:中爻巽=商議不果。

九四與六三,正介於上下卦之間,六三小人為邪疾,故有介疾之象。

釋:商量難以解決,守於正,遠於邪才是。

九五:孚于剝,有厲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歸妹。〔人之終始也。〕

注:剝--陽消陰長之謂。

象:上六之陰,可引誘且毀滅陽,九五如悅於上六小人,則危矣。

釋:聽信小人,危厲。

上六:引兌。

爻:(位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履。〔柔履剛也。〕

象:中爻離錯坎=弓。上六居陰之極,下引二兌卦,悅之又悅。

釋:悅之不知其極。

卦五九渙〔巽坎〕〔風水〕

渙:亨,王假有廟,利涉大川,利貞。

象:渙綜節。渙,離散也,坎下巽上,風行水上,有披離解散之象。

中爻艮=門闕,坎=宮廟。木在水上,利涉大川之象。

釋:亨。王以宗廟凝聚天下人心,可圖大事,利於正。

彖:渙,亨。剛來而不窮,柔得位乎外而上同。

象:九居二=剛來,六居四=柔得位乎外,上兩爻為剛=上同。

釋:渙之亨,在離散時,上下皆能剛守其中,且柔得高位,同心協力。

象:風行水上,渙。先王以享於帝立廟。

釋:國家渙散之時,先王以宗廟凝聚天下人心。

初六:用拯,馬壯,吉。

爻: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中孚。〔柔在內而剛得中。〕

象:坎=壯馬。渙之始亟待救,九二陽剛得中,是馬壯之象,尚可拯也。

釋:亂象未顯,尚能及時拯救,吉。

九二:渙,奔其機,悔亡。

爻:(位)中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觀。〔盥而不薦,有孚顒若。〕

象:中爻震=足,奔之象;=木,機之象。位不正本當悔,渙時能剛故悔亡。

二與初皆無正應,九二上就九五,僅得◇咎之象。

釋:渙之初,尚有後援,悔亡。

六三:渙其躬, 悔。

爻: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巽。〔剛巽乎中正而志行,柔皆順乎剛。〕

象:居坎險之上,有上九為應,以其身求助也。

釋:渙之再,志在外,奮不顧身, 悔。

六四:渙其群,元吉,渙其丘,匪夷所思。

爻:(位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幹,重卦為訟。〔上剛下險,險而健。〕

注:渙其群--使其群體渙散瓦解。

渙其丘,匪夷所思--使山丘崩解,非普通人能力所能及。

象:外卦為社會,當渙之時,必分崩瓦解,各自為群。艮=土,丘。

六四上承九五,賢臣明君,皆無正應,有化私為公之象。

釋:渙之重,化私為公,大吉。化腐朽為神奇,則非常人所能。

九五:渙汗其大號,渙王居, 咎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蒙。〔山下有險,險而止。〕

注:渙汗其大號,渙王居--發汗以發散病情,施德政以濟天下之民。

象:坎=汗。巽綜兌=號。本爻變坤=國土,坎錯離=日、王,王居之象。

君臣合德,意拯天下之渙,為君者廣施德政之象。

釋:渙至深,號令能通達, 咎。

上九:渙其血,去逖出, 咎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坎。〔水流而不盈,行而不失其信。〕

注:渙其血,去逖出--流血犧牲,遠離是非。

象:坎=血,隱伏,遠去之象。

釋:渙至極,流血犧牲,遠離是非, 咎。

卦六十節〔坎兌〕〔水澤〕

節:亨,苦節不可貞。

象:節綜渙。節者,有限而止也。下兌上坎,澤中有水,水受限於澤。

釋:亨通,但固守節制則不正矣。

彖:節亨,剛柔分而剛得中。

象:上下各有剛柔,且剛得中。

釋:陰陽調和,故亨通。

象:澤上有水,節,君子以制數度,議德行。

象:坎=矯輮,制之象。兌=口舌,議之象。

釋:君子應訂定制度,考量人民的德行。

初九:不出戶庭, 咎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坎。〔水流而不盈,行而不失其信。〕

象:中爻艮=門,門在外,戶在內,故初稱戶,九二稱門。

外卦坎=險,出有險,陽本健動,然與九二不比,故不出。

釋:自我節制, 咎。

九二:不出門庭,凶。

爻:(位)中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屯。〔剛柔始交而難生,動乎險中大亨貞。〕

象:前為六三,可出,但陽德不正,又 應與,有不出之象。

釋:坐失良機,凶。

六三:不節若,則嗟若, 咎。

爻: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需。〔險在前也,剛健而不陷。〕

象:兌=口舌,坎=憂,有嗟若之象。

六三陰柔不正,乘剛而臨險,無力自律之象。

釋:不能節制,煩惱痛苦, 咎。

六四:安節,亨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兌。〔說也,剛中而柔外。〕

象:得位應比,且上順九五,故安。

釋:安於節制,亨通。

九五:甘節,吉,往有尚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師。〔剛中而應,行險而順。〕

象:坎變坤=味甘。

釋:甘於節制,吉,可垂範後世。

上六:苦節,貞凶,悔亡。

爻:(位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中孚。〔柔在內而剛得中。〕

象:坎錯離=炎上,苦之象。

釋:節之過苦,雖正亦凶,悔亡。

卦六一中孚〔巽兌〕〔風澤〕

中孚:豚魚吉,利涉大川,利貞。

象:中孚綜小過。

豚=有信之魚,生於大澤,有風則出。乃風在澤上,豚魚出而有信也。

釋:有信者吉,利於任事,利於正。

彖:中孚,柔在內而剛得中,說而巽,孚乃化邦也。

釋:孚者信也。二陰在內,四陽在外,卦中虛,上下卦中實,其中有信之象。

上巽下兌,即上順下悅,是有信之象。

象:澤上有風,中孚。君子以議獄緩死。

象:兌=口舌,議之象。巽=不果,緩之象。

釋:君子應輕刑宥罪。

初九:虞吉,有他不燕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渙。〔剛來而不窮,柔得位乎外而上同。〕

注:虞--安,樂也。有他--有別的。不燕--不喜。

象:六三不正,六四正位,初九相信六四則安樂,若信六三則不喜。

釋:誠信吉,心不定則不安。

九二:鶴鳴在陰,其子和之,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。

爻:(位)中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益。〔損上益下,其道大光。〕

注: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--我有好酒,與你共用之。

象:大象離=雉,飛鳥,鶴為候鳥,逢秋必至,故謂之鶴(信也)。

兌=口舌,鳴之象。九二居陰=在陰之象。

巽=長女,錯艮=少男,母子之象。

陽德居中=有好爵(酒杯、美德)之象。

釋:相互信任,有福同享。

六三:得敵,或鼓,或罷,或泣,或歌。

爻: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小畜。〔柔得位,健而巽,剛中而志行。〕

注:得敵--棋逢對手,將遇良才之意。

象:上九不中不正,與六三應,有得敵之象。

巽=不果,中爻震=鼓,艮=止,罷之象。

大象離錯坎=憂,兌=口舌,或泣或歌之象。

釋:目標已定,七情六欲因之而生。

六四:月幾望,馬匹亡, 咎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履。〔柔履剛也。〕

象:下卦為兌,中爻震,震東兌西,日月相對而望,月勢盛之象。

震=馬,爻變中爻成離=馬匹亡之象。

待君之側,深得上心,盛之極也。臣下唯有絕私黨,邀上寵,始 咎也。

釋:當孚之盛時,避免營私, 咎。

九五:有孚攣如, 咎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損。〔損下益上,其道上行。〕

注:攣如--相連在一起。

象:九二九五,皆剛得中,相互照應,為君者本不應有私,但因中正故 咎。

釋:有孚信相維繫, 咎。

上九:翰音登於天,貞凶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坎,重卦為節。〔剛柔分而剛得中。〕

注:翰音--雞鳴之聲。

象:巽=雞,雞鳴於天之將明,亦有信者。

巽=高,登天之象,不下孚於三而登天,有反其道之象。

釋:守孚至極而不通變,雖正亦凶。

卦六二小過〔震艮〕〔雷山〕

小過:亨,利貞,可小事,不可大事,飛鳥遺之音,不宜上,宜下,大吉。

象:小過綜中孚。離=雉,錯大象坎,見坎不見離,為雉已飛過之象。

二陽象鳥之身,上下四爻象翼。中爻兌=口舌,象遺音。

鳥之遺音唯低處之人始得聞,故宜下,不宜上。

釋:亨通,利於正,小事可成,大事不成。遺音不遠,不宜爭,宜順,大吉。

彖:小過,小者過而亨也。

象:四陰包於外,二陽陷在其中,小有過錯。

釋:小過,過失不大,事過而自知,亨。

象:山上有雷,小過。君子以行過乎恭,喪過乎哀,用過乎儉。

釋:君子的行為過於恭敬,居喪過於哀慟,生活過於節儉,是稱小過。

初六:飛鳥以凶。

爻: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豐。〔大也,明以動。〕

象:大象坎,變離=雉,飛鳥之象。

小過之初,宜下不宜上,初六小人,上應九四,有上飛之象。

釋:小過之時,躁進有凶。

六二:過其祖,遇其妣,不及其君,遇其臣, 咎。

爻:(位)中正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恒。〔雷風相與,巽而動,剛柔皆應。〕

象:陽在上=父,四在三之上=祖。六二上應六五=過其祖,遇其妣之象。

六五為君,然二為陰爻,六二遇九四,遂為所引,乃不及其君之象。

釋:過猶不及,有一得必有一失,守其中道, 咎。

九三:弗過防之,從或戕之,凶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豫。〔剛應而志行,順以動豫,豫順以動。〕

注:弗過防之,從或戕之--非自己之過,應防他人,若不謹防則將遭害。

象:陽陷陰中,應防陰之害,蓋正邪不兩立也。

九三得位,自恃有理,凶。順從上六,凶。

釋:對手勢盛,自己力有未及,應保持距離,嚴加防範,否則有凶。

九四: 咎。弗過遇之,往厲必戒,勿用永貞。

爻:(應),(比)扶。

注:弗過遇之--不以之為過錯,應隨遇而安。

往厲必戒,勿用永貞--若往則有危,必當戒懼,不可永遠固守一個原則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謙。〔謙尊而光,卑而不可踰,君子之終也。〕

象:九四以剛居柔,應有咎,然小過即為小有過錯也,故 咎。

九四往遇六五,陽從陰有厲。

釋: 咎,宜靈通應變,勿固守其常。

六五:密雲不雨,自我西郊,公弋取彼在穴。

爻:(位)中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鹹。〔二氣感應以相與,止而說。〕

注:公弋取彼在穴--公用箭系繩,射穴中之鳥。

象:大象坎=雲,中爻兌=雨,又=西郊之象。

坎=弓矢。巽=繩,弋之象。坎=隱伏,在穴之象。

六五非陽,故不稱君而稱公。

釋:費盡心機,事不能成。

上六:弗過遇之,飛鳥離之,凶,是謂災眚。

爻:(位),(應)。

通:本爻變為離,重卦為旅。〔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,止而麗乎明。〕

象:九四曰弗過遇之,是指九四之陽得柔位,本爻則意為陰居極處也。

至上六,飛鳥已離,遺音不得而聞,是災之所由也。

釋:居過之極,違理逾常,凶,有災害。

卦六三既濟〔坎離〕〔水火〕

既濟:亨小,利貞,初吉終亂。

象:既濟綜錯未濟。事之已成=既濟。水火相交,各得其用,六爻皆得其位。

釋:小亨,利於正,初始吉,最終則亂。

彖:既濟亨,小者亨也。

釋:既濟之亨,小事亨通也。

象:水在火上,既濟。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。

釋:君子應居安思患,事先預防。

初九:曳其輪,濡其尾, 咎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扶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蹇。〔險在前也,見險而能止,知矣哉。〕

注:曳其輪,濡其尾--輪若曳之則難行。獸之涉水,必揚其尾,濡尾則不濟。

象:坎=險、輪、狐、曳輪。初爻有尾之象。又在水之下,有濡之象。

釋:既濟之初,尚能謹戒守成,故 咎。

六二:婦喪其茀,勿逐,七日得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需。〔險在前也,剛健而不陷。〕

注:茀--車、船防風之篷。

象:離=中女,婦也。坎=輿,離中虛=茀之象。坎=盜,喪茀之象。

二上應中正之君,乃五之婦也,但乘承皆剛,與五不相得,有喪茀之象。

然上、下中正,豈有永不相合之理,遂有勿逐,七日得之象。

釋:事已發生,勿究,異日可得。

九三:高宗伐鬼方,三年克之,小人勿用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屯。〔剛柔始交而難生,動乎險中大亨貞。〕

注:高宗--殷王武丁。伐鬼方,三年克之--武丁討伐鬼方國,費時三年。

象:離=戈兵,三,變爻為震=三年克之。坎=北,變坤=國,象北方之鬼方國。

九三剛居剛位,既濟之時,天下 事,興兵伐夷國,勞民傷財也。

釋:不可輕舉妄動,不可任用小人。

六四:襦有衣袽,終日戒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革。〔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。〕

注:襦有衣袽--當船漏水時,用破布塞之。

象:變乾錯坤=衣,布。兌=毀損、破布之象。

坎=水、險。四近君,既濟時防患為先,故有此象。

釋:小心謹慎,終日戒懼。

九五: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禴祭,實受其福。

爻:(位)中正,(應)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明夷。〔內文明而外柔順,以蒙大難。〕

象:五變坤=牛,離=戈兵,坎=血,有殺牛之象。

離=夏,禴祭之象,坎=隱伏,鬼之象。

五中實,孚也。二虛中,誠也,皆取祭祀為義。

釋:既濟之深,與其奢侈,不如菲薄反而有福。

上六:濡其首,厲。

爻:(位),(應),(比)乘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家人。〔女正位乎內,男正位乎外。〕

象:初爻稱尾,上爻為首,居坎之上,首溺于水中之象。

釋:既濟之終,不知其機,危厲。

卦六四未濟〔離坎〕〔火水〕

未濟:亨,小狐汔濟,濡其尾, 攸利。

象:未濟綜錯既濟。事未成時,水火未交,不相為用。六爻失位,故曰未濟。

坎=狐,居下卦,故曰小。

釋:亨,事未成,半途而廢, 利。

彖:未濟亨,柔得中也。

象:六五柔得中,未濟之時,柔弱不能誤事之象。

釋:未濟之亨,是因柔弱 為也。

象:火在水上,未濟。君子以慎辨物居方。

釋:君子應小心分辨事物,以使各居其所。

初六:濡其尾,吝。

爻:(應),(比)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兌,重卦為睽。〔二女同居,其志不同行。〕

象:坎=水、狐,初爻為尾。

六陰柔居下,處險而應四,然四非中正之才,有不能濟之象。

釋:不自量力,有吝。

九二:曳其輪,貞吉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坤,重卦為晉。〔順而麗乎大明,柔進而上行。〕

象:坎=曳,曳輪,不冒然而進之象。

九二陽剛,未濟之時,居柔得中,能自止而不輕於進之象。

釋:不躁進,正則吉。

六三:未濟,征凶,利涉大川。

爻:(應),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巽,重卦為鼎。〔聖人亨以享上帝,而大亨以養聖賢。〕

象:方出坎險,未濟之象。坎變巽木,木在水上,有行大川之象。

六三陰柔不中,居險卻不能濟險,幸上承九四陽剛,能涉大川之象。

釋:未濟之時,行事有凶,利於涉大川。

九四:貞吉,悔亡。震用伐鬼方,三年有賞於大國。

爻:(應),(比)扶據。

通:本爻變為艮,重卦為蒙。〔山下有險,險而止。〕

注:伐鬼方,三年有賞于大國--武丁討伐鬼方國,三年後成功而行大國之賞。

象:四多懼,離=戈兵,有伐國之象。坎=北方,象鬼方國。

九四居大臣位,上有中虛之明主,未濟過中,有可濟之象。

釋:正則吉,無悔。如欲大成,必先小忍。

六五:貞吉, 悔,君子之光,有孚,吉。

爻:(位)中,(應),(比)乘承。

通:本爻變為乾,重卦為訟。〔上剛下險,險而健。〕

象:六五居中,以信服人,象君子之光。

釋:正則吉,無悔,以誠信待人,吉。

上九:有孚於飲酒, 咎。濡其首,有孚失是。

爻:(應),(比)據。

通:本爻變為震,重卦為解。〔險以動,動而免乎險。〕

注:有孚於飲酒, 咎--有信,共進酒食, 咎。

濡其首,有孚失是--不能節制,則於其信有失也。

象:坎=酒。上九=首。

陽剛在上,剛之極也,又居明之上,明之極也。剛而明,是能決者。

居未濟之極, 可濟之理,有樂天順命之象。

然上九與六三相應,若與之交往,與三同濡其首,則其孚失矣。

釋:未濟之極,樂天知命,◇咎。若無節制,則無孚信,失其宜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周 的頭像

    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